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科学传播│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党群园地│ 合作交流│ 林场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研动态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会
2022-07-01 22:02|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12月3-4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会暨万年稻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江西省万年县召开。此次会议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项目办公室、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支持。本次活动是“第四届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GIAHS项目年度工作交流活动。

开幕式由万年县委书记郑高清主持,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爱平致欢迎辞。开幕式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北京代表项目官员戴卫东、农业部国际服务交流中心处长孙咏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科研处副处长张明分别致辞。来自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宁夏医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农业部国际服务交流中心和乡镇企业局、江西省农业厅、上饶市农业局,万年县相关部门的领导,万年县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企业的代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China Daily等媒体的记者,以及浙江省青田县、云南省红河州、云南省普洱市、内蒙古敖汉旗、河北省宣化区、浙江省绍兴市、陕西省佳县等地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分别以“传统农业中的科学内涵”、“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进展与启示”、“名录时代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诸问题”、“历史农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为题作主题报告。来自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和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等六个已被列为GIAHS保护试点的代表,从组织机构、法规建设、产品开发和社区参与等多方面介绍了各遗产试点保护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并就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与会专家还审查了拟于2013年向粮农组织推荐的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和陕西“佳县古枣园”三个候选点的申报准备工作和申报文本与保护规划编写情况。

会后,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仙人洞、吊桶环稻作文化遗址和贡米原产地荷桥及贡米集团。

万年因境内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而被称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至今还种植的“贡谷”是地方资源性品种。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于2010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研讨会开幕式

张明副处长在开幕上致辞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4 福建自然林场资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15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4652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