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科学传播│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党群园地│ 合作交流│ 林场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研动态 >
医师的主业科研成为治疗的天然收成
2022-07-01 22:02|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近年来,医界呈现了一些以科研成果为首要点评目标的民间排行榜。有的医院为了比拼排名,做评审专家的“工作”、斥巨资乃至举债搞“科研”。一些年轻医师不愿下临床,单个医师搞底子无法实现临床转化的灌水“科研”,到黑市买论文或许“科研服务”……各种排行榜兴起,医院被裹挟前行,医师则被论文等点评目标弄得莫衷一是。
  
  医院排行榜的部分效果,赢得了社会的肯定。患者按图索骥,能够敏捷找到适宜的医院或科室,既节省了时刻、减少了曲折,又降低了误诊漏诊等风险。排行榜不只成为患者的“就医指南”,并且也是医院的“实力成绩单”,便于医院挖掘潜力,确定提高目标。可是,医院排行榜也引发了纷争,造成了困扰。榜单引导患者自行跨级流动,加重了扎堆看病现象,不利于构建分级治疗次序。排名还关乎体面、连带利益,医院若不在乎,就会支付业界声誉下滑、病源丢失等价值;若太在乎,则会加重排名焦虑,乃至还会被榜单牵着鼻子走,打乱临床与科研的节奏。
  
  点评目标规划不合理,是导致坏处的首要原因。医患联系、就医体验、医德医风等软目标很难量化,比拼科研成果等直观目标,就成为取胜的要害。再者,社会机构无法取得医疗质控要害目标,片面判断、对比科研成果与论文数量,就成为唯一的手法,一朝一夕,医院排名也呈现“唯论文”倾向。
  
  科研与临床的联系,应仔细把控。医学属于实践科学,医学科研鲜有纯理论推演,需要理论与临床相互证明与促进,在治疗中总结经验、在临床一线开展研究,不只接地气,并且更易出成果,实用价值更高。评职称“唯论文”,已让医师疲于应付,乃至呈现学术造假、论文买卖等不端行为。医院排行榜在这方面再火上浇油,只会进一步带偏医学科研方向,让部分医师日益疏远患者、旷费技术。
  
  医疗点评与排行的正面效果应得到强化,负面影响更要加以规避。表现服务态度与就医快捷度等与患者感受密切相关的目标,应加大权重。但科研与论文等目标,则应合理设置、严格管控。推出科学合理的官方点评,不只能够实现互补,并且还能经过竞争来完善点评系统。
  
  这些年,有关部门在管理“唯论文”上没少下功夫,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方式改动较大,但管理成效不能被点评排行等吞噬。让看病成为医师的主业、科研成为治疗的天然收成,既要为医师减轻评职称“唯论文”等存量压力,也要消除不科学的评比排行导致的增量压力,使评比排行不只不再扰乱临床与科研次序,并且还能推动两者协同并进。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4 福建自然林场资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15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46521
    网站地图